“身走为心停”,人生的逍遥自在莫不在于走乎当走、停乎当停,行云流水者,一心而已。
在上学的年纪退过学,在上班的年纪流过浪,
骨子里有颗文艺青年的心,走哪都不安分:
画过画,写过小说,卖过歌词,做过电视和互联网。
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精神上的家。
02年进入广告业之初,
公司盛行英文名,我随口说个单词:summer
从夏季到老夏,最后到老老夏,
中间又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做广告的艰辛不与外人道,
不仅是段子里“第二天四点的太阳”
生活是在妥协与被妥协中前行,
工作在麻烦与解决麻烦中度过。
尔虞我诈,你来我往,
争锋相对,无休无止。
09年厌倦每天处理各种复杂人际关系,
被邀到广州参加亚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汇演设计,
没日没夜的提案,改稿,再提案,再改稿…
一个多月高强度封闭式工作几乎榨干全部精力。
工作完成后的第二天,
跑去丽江偷得浮生半日闲,
几乎每天睡到自然醒,
养花逗鸟,煮茶聊天,
在那个瞬间我才惊醒,
曾经所追求的成功到底有什么意义?
最后往往以牺牲换来的成功,
怎能算是“赢家”呢?
而阶段性的胜利,又尽可代表一生?
我如同被自己抛弃的孤儿,
飞得再高、再绚烂,再累、再无悔,
对人生之困也无济于事。
所有人都在拼命赶时间,
希望人生能够一步登天,
而我突然很想慢下来,
在那一年末我注册了“慢点”
人的一生,一半的时间在实现欲望,
另一半的时间在掩盖欲望。
内心的欲望和工作的积累,
也不是说放就能彻底放下。
厌倦于都市丛林法则却又任性想要打造乌托邦,
我决心自己成立公司亲自练团队,
但时间、速度、效率,这新时代的三座大山,
这快节奏世界,“快”把人逼疯了压垮了。
这世上有几个人能随心所欲而活,
生命即是最大的束缚。
但壮士断腕,在于取舍之间,
工作之余我更加热衷于四处游荡,
从丽江到桂林再到中国沿海岛屿,
走南闯北,跋山涉水,追星逐月,
客栈都睡了好几百家。
最后,来到了涠洲岛滴水村,
这个全中国最适合守望夕阳的地方。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今有我“三顾滴水村”
12年初到岛上便看中了叫“海市蜃楼”民宿,
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才让老板最后决定割爱租于我。
之所以独爱它的原因,
因为只有这里能开门见海,
门泊南海万里浪,
能泊天下一切心。
寻寻觅觅、犹犹豫豫 、历经八年,
才做到真正放下,为自己的第二人生,
定了一个心仪的选址。
慢点门口墙上的这句话,
更像是一句时代的箴言。
人生的每个阶段,
都有不同的远方。
二十岁你很容易活在明天里,
对未来有无数机会和期许,
于是我们都拼命的跑不敢落于人后。
等到四十岁一不小心就活在了昨天,
物质相对稳定,对生活有了把控力,
却容易被快节奏的世界观所裹挟,
让人无法“慢”下来。
所谓前进,变成了机械式的重复。
所谓的成功,也变成了无稽之谈。
选择创造“慢点”
就如同割麦子种果树,
从播种到收获,一步一个脚印。
在这个人才匮乏,资源丰富的海岛上,
我想通过职业化训练,
打造这个“最不像民宿的民宿”
而我也能空出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真正的“慢生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此,
做一个帮客人提行李喝酒睡懒觉的人,
才是我所期待的生活,
也是我最初所期盼的“成功”
我开始深信:
世间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慢点。
2006年建站,每年30余次上岛采集信息
2010年赴京受奖,迄今服务20余万用户
扎根海岛,信息最准确
融入当地,真诚,专注地方服务
网友留言评论